1、考试目的
1.数学学科常识的学会和运用。学会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常识和高中数学常识。具备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类常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常识的学会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的,熟知《普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需要。
3. 数学教学常识的学会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常识,具备教学设计、教学推行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2、考试内容模块与需要
1.学科常识
数学学科常识包含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常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常识是指:数学剖析、高等代数、分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有关的内容,包含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入门知识。
其内容需要是:准确学会基本定义,熟练进行运算,并可以借助这类常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常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学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与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需要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要紧定义,学会高中数学中的要紧公式、定理、法则等常识,学会中学数学中容易见到的思想办法,具备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置等基本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常识
知道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的。
熟知《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常识体系,学会《课标》对教学内容的需要。
知道《课标》各模块常识编排的特征。
能运用《课标》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
有关推荐:教师资格考试资料辅导